查看: 3493|回复: 3

【转帖】乡村志愿行动中的尊重与文化敏感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乡村志愿行动中的尊重与文化敏感性

                                     童小溪(原滋根基金会义工)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文化敏感性,听上去有一点生僻,今天我要讲的是我们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方面自我批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批评不仅是我自己的自我批评和我们自己组织的自我批评,也是包括整个这个部门,公益组织和志愿者活动的自我批评。

        我先从这样一个事讲起,我们搞过一次大学生公益理念培训活动,这个活动当中是参与式的,我们举行了这样的活动,提出一个问题分成两派,让两派辩论,问题是什么呢?公益理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在这个工作当中爱心是否是最重要的,有了爱心一切能解决,还有大概是一小半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最后我是属于少数派的,我认为我提出这样的看法,我是说除了爱心虚心也很重要,可能还需要有信心。总之爱心、虚心、信心,信心是什么呢?你要度你帮助的人,服务的目标人群人的信心,对他真正的认识,同样平等的人,对自由全面发展的潜力的信心,最重要是虚心。什么是虚心呢?实际上就是谦虚的态度和工作方式,而且我认为虚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宇宙观,到底怎么看这个世界?关键问题就是说,如何看待差异的问题,听上去像是很后现代的问题。

        但是我后面来谈这个,我所说的谦虚就是平等尊重的态度和谦虚相反的是什么,应该是自大或者是高傲,实际上我们说不谦虚的态度有时恰恰是造成我们所说不平等的,出现弱势群体的原因,所以说我们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减缓不平等,贫困的问题还是说我们强化它。我提出虚心的问题和文化敏感性有什么关系呢?文化敏感性这个词就比较生僻,完全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在中国政治文化组织文化里,实际上不是尊重个性、文化多元以为并不是很高的,我们崇尚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我们崇尚的是等级、命令一律化、一元化、一刀切等等这些东西,在中国以外世界上其它地方,特别是民间组织时间比较长的地方,才提出来文化敏感性,甚至包括西方的政治正确运动等等这些。

        我先谈文化敏感性的反面是什么,文化不敏感,不敏感是什么呢?这西边我想首先它是一种城市中心主义,在上午最后结束的一段,其实有些发言人我很高兴都已经提出这个问题,我总结一下,这是一种对城市现代化、工业化的崇拜,包括对知识,特别是科学化的知识,现代体系的知识一种崇拜,实际上可以把它归结为一种精英主义或者精英的自恋,这种精英的自恋,如果放到工作当中,不是减轻我们要去救助的问题,而是强化现存的不平等,特别是文化传统里强调的,经常是等级的东西,它看到差异以后,先会区分,这是优越的,有的是低劣。我们经常看到情感性很强的表达,比如说大山里的孩子,相对应的是大山外面的世界,向然提出二元对立含义很强的,实际上带着悲天悯人居高临下的想法。

        大家肯定都看过电影《美丽的大脚》,这是有关志愿者的片子,里面有情节,一个当地的农村的老师和城里来支教的老师,当地老师念课文念了一个错别字,城里来的孩子给她纠正了,不仅纠正了,而且在学生面前纠正了,造成很多的影响,首先农村教师的自信心打击了,学生对农村老师的看法也有改变了,这是一个很生动的描述。但是对这个电影有不同的解读,这件事情好不好,这牵扯到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就是纯粹的知识的学习或者体系化的、课程化的学习,还是教育有其他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自信心的建立、成长,社区团结价值的倡导以及公民主动性的培养,在我看来,电影里发生这件事之后,对学生的社区团结的价值,主动性的培养并没有增强,反而是增强了农村学生自卑的心理,当然包括农村的老师。我自己的项目也有这样一个例子,我也参与到这样的争论当中,对一个农村基层学校进行全面的支持,各方面的,我的一位同事提出来还要支持一些录音机,干什么呢?就是纠正他们的发音,这个地方念课文的发音完全不对,支持录音机很好,我觉得想法上有一些问题。我不觉得纠正发音不是更重要的。我举这样的例子,在北京的大学里,很多英语老师发音很成问题的,是不是应该换人。中国的老师发音虽然差一点,但是懂得怎么教学,知道怎么和中国的大学生互动,农村学校的老师同样是这样的,大家知道怎么和农村的小孩互动,而且他们和这些农村小孩能够共享社区团结的价值。这是文化敏感性的例子。

        照相的问题大家也会熟悉,看大家敏感不敏感,现在是数码时代,这个会场里有多少个照相机在闪烁,到了农村也是这样的,到了一个村庄,我和一些大学生去过,很多人很有艺术敏感性的,看到视觉上很有冲击力的一些东西,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拿照相机去照。很显然有一些很不尊重的地方,本质是把村民对象化,看成列席的对象。滋根基金会提出一个要求,在采访和访问当中一开始不照相,采访结束的时候,要求和村民合影,然后才可以开始照相,而且照相以后把合影的照片寄回给你采访的人,照了几家就洗出多少张,这样体现一种尊重。

        支教的问题。支教的精神非常地好,它是一种引动,有一种民粹主义倾向,19世纪俄国有一次民粹主义,二十世纪初在美国有,主要是指在俄国民粹主义倾向,我是知识分子,我要到人民当中去,和最底层的人民一起生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这是很好的精神,但是在这里面,它首先已经把自己和人民做了区分,而且我是这样的知识分子,我本来可以不必跟人民在一起,我和人民在一起,我就比其它知识分子要优越了,归根结蒂也是一种精英精神,也可以说是侠客精神。但是在我看来,志愿工作更多需要的不是侠客精神,而是特维莎母亲的精神,我不信奉侠客精神,我也不是基督徒,但是基督徒某些风格和志愿工作更应该接近。如何看待差异,这是我说问题的中心。我们所做的事情如果做不好,会强化现有的不平等,而不是帮助要去帮助的人,有了这样一种文化敏感性和尊重,这样的宇宙感,实际上重新审视这样的差异,把把总结出来就是说,也许用这种视角看农村,农村的问题并不是落后的,农村并不是落后,农村是受压抑,这是一种权利关系,而且农村需要大山里的孩子追求大概不应该追随主流的城市化,而是自我赋权。

发表于 2007-7-24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麦田借鉴是思考:

1,麦田里面的人们仅仅需要爱心就够吗?虚心信心也必不可少!

2,如何理解文中所提出的文化敏感性的问题,并运用到平时走访及宣传中

发表于 2007-7-24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麦田借鉴与反思:

1,麦民仅仅需要爱心吗,虚心信心也必不可少

2,如何理解文中所提到的文化敏感性的问题,并在以后的走访及宣传中加以改善

发表于 2007-7-24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献爱心的时候也要注意我们的交流方式,应该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看待我们要帮助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27 08:06 , Processed in 0.0761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