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87|回复: 5

(灌水)两次地震网民对志愿者的不同态度不说明公益上也在国进民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新一期(2013年第14期)《凤凰周刊》刊登了孙杨先生的文章《抗震救援中的官民困境》。在题解中孙先生说:“志愿者成为‘跪求别添乱’的谴责对象,意味着在灾后救助和对道德资源的获取上,民间志愿者正在经历一场‘国进民退’。”孙先生文章所述的情况发人深思,对救灾行动中官民力量如何有效配合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意见,不过断言公益上也在“国进民退”为时尚早。
五年之前的汶川地震,正如孙先生文中所言,“多达数百万的志愿者先后来到灾区,在各方面帮助救援和重建,获得社会极大的尊重和认同”。这次网民的评价总体反差很大。也许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考量这个问题。一,政府救灾工作大大改进,这和民间、网民的舆论影响是分不开的,而志愿者正是这些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汶川时志愿者救灾还是新鲜事物,老百姓主要从爱心和道德角度看问题,这一次是从技术角度和救灾成效上看问题,老百姓认识大有提高,比以往更为理性。三,民间团队的专业水准提高以后,老百姓自然会再次欢迎他们。事实上救灾民间力量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四,民间团队和政府的信息共享和磨合,以后一定会进步。五,救灾初期情况紧急,民间团队行动力、获取信息能力都不如政府,成效自然不彰,但在灾后重建时期,民间团队能发挥相当作用。
事实上单从募捐看,民间团队的进步非常可喜。壹基金和红十字会受欢迎程度的消长,很能说明问题。这次地震民间团队技术层面的不足凸显出来,也是一件好事,必然会提升他们对专业能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和官方力量配合、互补。这几年民间公益发展相当之快,政策环境也大大改善,不可能再走“国进民退”的老路。
发表于 2013-5-1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慢慢看
发表于 2013-5-1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名理性的志愿者,我志愿我快乐。。
发表于 2013-5-19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们做任何事都是需要理性才能更多的为他人服好务。
发表于 2013-5-19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客观,信任,包容。
任重而道远。
发表于 2013-5-1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雅安有个壹基金救援联盟,资源共享,合理分配,只是这里面少了国字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24 02:44 , Processed in 0.0701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