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反思之--反思或者困惑 [关于永宁山区的爱心助学] 作者:高华珂
1、助学行动究竟处于一种什么地位?
已经听到不止一个人说过,我们仅仅是资助人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仅仅是为资助人看好、用好助学的资金。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理解这些是必须的,是重要的。但仅仅如此吗?我们对于受助学生仅仅承担一种物质给与的功能吗?
看看我们资助的孩子:
在资助下,有些孩子养成了依赖性,有些什么事,总想让助学行动去做; 现在很少孩子写信给资助人,即使写,也是一些很空洞的感激话,或者家里很苦之类的,没有更多的东西; 受助的学生不想上学了或者其他原因不上了,很少会告诉助学行动,即使有我们的联系方式。
不管是依赖性,还是空洞的感谢信,还是其他,大概有这个原因在里面:我们仅仅把钱给学生及其家庭,在别人那里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连同资助人的形象),所以是远离他们的,不能理解他们的,不能交流的。在程式化的家访、回访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更像一个监视者而不是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
2、文化冲突
助学行动在永宁乡发展已经有6年了,也逐渐影响到这里的一些风气。有个村小的老师告诉我:这个村有些家长见到有人资助孩子上学,就想别人尚且帮助你,自己更应该努力。但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则相反,就指望别人的帮助,甚至以让自己的孩子辍学要挟我们资助。
其实在这里面有一种文化上的冲突:在这里,人们并不认为上学或者学习是特别重要或者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才会出现自家借钱几千元盖新房,也不肯借钱供孩子读书的现象。 助学行动和它的资助人群体所认同的文化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学汉话、上学好,否则就是错的。 有个资助人很生气地给我们写信说:为什么他资助的学生家借钱几千元建房?大概言外之意是有钱盖房(即使是借的),没钱供孩子读书?开始,我也觉得这种家庭很让人气愤,但后来想想:为什么不能这样。一则,如果确实没有地方住,即使借钱修房也是应该的;二则,这里很多人认为修一座新房比孩子上学重要。这是一种文化观念,是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是对或者错那么简单的。现在这种文化面临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就如同中国面临全球化一样,中国人不得不去学英文,谈WTO,否则就有被世界淘汰的危险。看待这里文化的观念及其与外来观念的冲突也须放到一个全国、全世界的大背景下考虑,这样才不会妄加评论,能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工作意义所在。
3、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对于一个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一个以网络为交流平台的组织。助学行动在永宁当地工作的一线只有一至两个,其他几十个兼职义工分布在全国其他各地,大家一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网络沟通有其优点,但也容易产生误解、歧义,造成工作不便。
沟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组织内部,在组织外也是一样的。一线工作人员,几乎天天要和当地人打交道,经常要和学校、家长及学生保持联系,对于一个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外地人就需要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技巧,以获取真实的情况。
不论是组织内部还是外部,沟通中必须遵循尊重对方的原则,尤其是在和当地人一起时,更要注意这个方面。现在我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和受助者及资助人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很多种,但其中一种应该是这样的:这三者是平等的合作者,他们都是为了教育而走到一起的,只有哪一个方也没有意义。对于作为资助人和受助人之间桥梁和纽带的我们将这里的学校和家庭、学生当作平等的合作者,尊重他们,才能有真正的交流,明白对方真正需要些什么,才能更好的为资助人和这里的学校和学生服务。 4、能力有限。 在这里一段时间,就感到自己能力有限,那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而凭一两个人是不行的,而且由于某种原因,即使自己非常想帮某个孩子,还是无能为力
我一直认为社会发展应是均衡的、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助学组织来发展这里的教育,还需要其他npo组织比如环保,比如健康,比如扶贫来帮这里发展。助学行动的前身是“摩梭基金会”,可以说是个综合性的组织,包括扶贫、助学、健康教育等等,后来逐渐把助学作为发展方向,中断了其他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助学行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npo的事业中来,希望更多的npo组织可以合作,推动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30 0:36:49编辑过] |